撰稿人:赵诗雨、武雯苑
12月29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司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张远煌受邀做客星空无痕mv免费观看,在第一会议室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民营公司腐败犯罪治理困境与对策思考”的学术讲座。本期讲座由星空无痕mv免费观看副院长、副教授刘夏主持,郑州大学法学院王立志教授、郑州轻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张威副教授担任与谈人,法学院师生积极参与讲座。

讲座伊始,张远煌教授就民营公司的概念、属性以及功能作出阐述,点明了民营公司在中国经济中的关键作用,同时通过翔实的数据展示了民营公司腐败犯罪高发频发的现状。随后,张远煌教授介绍了国际社会反公司腐败犯罪的最新政策和立法动态,并结合我国2023年以来民营公司反腐败领域的政策、立法状况,总结出民营公司反腐败治理的必然趋势与广阔前景。当前民营公司腐败犯罪的治理困境主要体现在六个层面:观念层面上对民营公司腐败犯罪认识不足,政策层面上未将私营部门反腐败纳入国家战略,立法层面上的“公私分立”二元立法问题,司法层面上的立案难和驱利执法问题,公司层面上反腐败内控机制的普遍匮乏,以及理论层面上单位犯罪研究与国际趋势和本土实际的严重脱节。最后,针对上述困境,张远煌教授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有效治理民营公司腐败,需要理论研究先行,加强公司腐败犯罪预防制度研究,为单位犯罪的立法重构提供支持。并从国家和社会组织两条渠道为公司自主反腐提供制度保障与服务支持,鼓励公司建立内控机制,引导公司自主预防、发现和处理腐败,共同构建民营公司公私结合的反腐新格局。
在与谈环节,王立志教授结合讲座内容,探讨了民营公司腐败犯罪的产生原因,犯罪率的上升客观反映了公司所面临的内外挑战,为有效治理民营公司腐败犯罪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张威副教授认为促进民营公司反腐,需要从改善民营公司的营商环境着手,并从理念、规范、实践、大环境四个层面思考民营公司腐败犯罪的治理路径。本期学术讲座介绍了民营公司腐败犯罪治理这一前沿课题,为同学们展示最新的立法趋势与研究动态,使同学们受益匪浅,最后本期讲座在全场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